|
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宁夏召开 强调:推荐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发展2012-07-23 中广网银川7月19日消息(记者郭长江 满朝旭 曹放 马玲艳)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经验交流现场会今天下午在宁夏银川市召开,全国主要产煤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及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相关央企和地方企业、全国及地方新闻单位和其他观摩代表约500余人应邀参会。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宁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等领导出席会议。 记者从会上获悉,神华集团共有52处生产矿井,有12处实现开建以来零死亡,6处实现10年以上无死亡,25处安全周期超过1000天。2011年,全集团百万吨死亡率0.018,达到世界先进产煤国家水平。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值得业界关注的。那么,怎样才做到“让煤矿成为安全场所,让井下作业人员不为生命安全担忧”?现场会上,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介绍说,神华集团谋求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五个一”,即树立一个理念、构建一套体系、探索一条途径、打造一支队伍和培育一种文化。 近年来,神华集团以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引领,提出了“煤矿能够做到不死人”、“生产时瓦斯不超限,超限就是事故”等理念,转变了广大矿工思想深处一直存在的事故难免论、出不出事凭运气等观念,同时在按照规定提取并全额使用安全费用的基础上,主动加大安全投入,用于更新、提高安全科技、装备水平,加强安全技改等等,井下固定场所大都实现了无人值守,矿井用人大幅度减少,客观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从源头上消除不安全意识和行为。 同时,构建一套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为安全发展提供有效手段。这个体系运用系统的原理,对煤矿各生产系统、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危险源数据库,使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动态受控的;探索一条现代化矿井建设途径,为安全发展开辟新路子。这条途径按照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管理信息化的“五高四化”方针,采用先进的矿井设计理念,最高程度地实现系统优化和集约生产;推进生产技术装备现代化;推进煤矿专业化服务;推进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高效助推煤矿安全生产。 张喜武说,在人才引进和职工教育培训方面,神华集团突出煤矿人才选拔,充分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突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突出班组建设,强化一线员工的安全技能;突出矿长作用发挥,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煤炭高端管理人才。并以“树生命至上的安全观,做安全幸福的神华人”为核心,坚持培育亲情文化、感恩文化、执行文化,从情感深处赢得员工的认同,把员工的感恩之情自觉转化为遵守安全规程、执行安全措施的能力,使安全文化的软实力变成安全发展的硬动力。 结合现场参观考察的实际,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讲话时充分肯定了神华集团的经验和做法,并寄语参会代表:一定要认真学习借鉴神华集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做法,确保以广大矿工生命安全为根本,狠抓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切实强化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减少事故总量,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马凯指出,神华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多年来始终坚持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了一整套科学严密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安全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须以此为榜样,充分认识煤矿安全生产对保障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积极应对煤炭供需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对广大矿工兄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神圣职责。 马凯强调,各地要加快推进煤矿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建立小煤矿有序退出机制。要大力提高煤矿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应用,完善安全风险预控体系,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抓好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要加快国家和区域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煤矿安全避险系统;要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强化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正值主汛期和台风活跃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容易引发道路交通、矿山等安全事故,各地要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此次现场会由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神华集团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