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信息化实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2012-11-16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全球正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国家已经出台很多政策来推进两化融合,要实现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需做好几项工作。 钢铁企业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钢铁企业信息化要解决节能减排、产品研发信息化和生产流程信息化3个问题。 钢铁企业的信息化要重点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用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二是产品研发信息化,三是生产流程信息化。黄石地区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普遍开展得不错,而对于生产流程信息化,一般企业不敢轻易接触,因为这涉及安全生产问题。缺乏信息化经验的企业初次建设这个系统,可能出现生产事故等问题。这需要企业与有丰富经验的工业软件企业合作。 特种钢生产的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对于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有3种思路。第一,自己开发软件。上海宝钢、武钢等大企业都设立了自己的信息化部门,专门开发相关软件。现在他们的信息化部门已经非常成熟并且独立出来成为信息化软件公司。其他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开发系统。第二,借鉴采用类似系统的其他钢铁企业的经验。第三,我国工业软件中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并不多,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可以和这些软件企业合作,生产定制化的工业软件产品。 定制化问题亟待解决 定制化问题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问题,企业可以从能够发挥系统优势的方面入手。 定制化问题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在信息化过程中,定制化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生产过程中的定制化、产品设计定制化,还有经营管理定制化。如果企业在某一个环节遇到问题,可以从其他能够发挥系统优势的方面去挖掘,对于比较难的定制化问题,可以留在以后逐步解决。 随着服装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数字化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服装企业可以引进产品设计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完成服装版型信息系统的建设。 企业要更好地完成节能减排的工作,最关键的是要实现对能源的实时检测、精确控制。这需要企业成立专门的能源控制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很多企业已经使用了这种信息系统,技术方面难度不大。在物流方面,一个地区可以建立一些物流平台,通过平台解决地区内企业面临的物流困难。 目前,很多企业在建设MES系统过程中面临维护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需要培养自己的信息化人才团队,也可以找其他服务企业来维护,但这需要企业付出一定的成本。企业要创造好的环境来培养和留住信息化人才。 企业对经营管理等流程的信息化,实际上是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企业的管理。现在,一些企业的信息化系统面临是继续深化某个环节的系统还是各个环节系统集成的问题。从长远来看,系统集成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多好处;但是从近期来讲,要综合考虑成本和使用效果。 如果企业想购进ERP系统,市场上已经有非常成熟的软件。如果企业现在处于信息化初期,还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的工作。信息化基础薄弱的企业可以实施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信息化战略,逐步完成建设过程。 对于机械行业,要通过设计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数字化以及企业间信息互通互联等信息化手段,推进行业整体发展。对于轻工行业的信息化,应以经营管理类软件为主,结合物流以及商务平台,发展区域优势。 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升级转型 实现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制造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等是企业转型升级关键。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如何通过两化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政府、企业一定要重视两化融合,只有真正认识到两化融合的重要性,才能加大投入来进行信息化建设。据山东省2008年数据,通过两化融合建设,山东省企业成本平均降低37%,产品开发时间节约71%,流动资金年周转数增加4倍,对减排的贡献率在50%以上。据赛迪智库统计,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的投入产出比一般都在1∶4以上,对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20%。两化融合无论是对区域经济,还是对企业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何通过两化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最重要的要做到3点:第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首先要实现工业企业从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应效益型、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由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变;其次要促进区域的产业协同、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最后要在一个区域内发展配套企业以及新型企业,配套企业可以侧重于物流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以及生产服务产业。第二,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这要求做到3个方面,一个是节能,一个是减排,一个是安全生产。这3点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三,要重视区域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平台建设整合区域资源,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高区域企业整体竞争力。重点建设面向行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推广平台、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物流平台以及电子商务平台。 如何通过两化融合推动企业升级转型?一是通过研发设计信息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二是通过生产制造智能化构建柔性生产方式,三是通过经营管理信息化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四是通过电子商务提高企业市场响应能力,五是通过产品智能化推动工业产品不断向价值链高端跃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