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规划——主要任务2013-04-03 为了实现广东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目标,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十项主要任务。 (一)信息化基础支撑环境建设 1.安全生产专网:依托省政府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覆盖全省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直属单位的安全生产专网,实现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委会成员单位以及相关单位的网络联通。利用VPN技术、无线网络、4G等移动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实现与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的网络联接。 2.视频会议系统:将现有视频会议系统向下延伸,建成覆盖全省各县级安全监管机构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利用软视频会议技术实现和重点安全生产企业的视频会议联通。建立完善视频会议系统运维管理保障制度,保障视频会议系统的稳定运行。 3.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全省安全生产地理信息服务平台,配备各类地图数据,制作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隐患、高危企业分布和救援装备分布等专题图,为全省各级安全监管机构提供通用地理信息服务,实现全省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救援“一张图”。 (二)安全生产监管业务系统建设 1.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系统:建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建设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系统,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网上审批和全省统一配号发放。建设非煤矿山企业基础信息动态采集、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等系统,实现对非煤矿山企业的动态化安全管理。 2.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系统: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全流程监管系统,实现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运输车辆的动态监管,掌握企业危险装置和关键部位安全状态。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设危险化学品和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系统,实现对生产、经营许可证(备案)网上申报和审批、执法检查等信息的管理以及与其他系统的信息共享,并实现与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的数据交换。 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通过企业事故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监管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及绩效考核建立起全省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4.工贸行业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实现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大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日常管理和动态监管。 5.职业健康监管系统:建立完善职业危害申报、检测、评价、中介机构管理、专家数据库等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职业危害相关内容的规范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职业危害场所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动态监管。 6.调度与统计系统: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快报、事故统计和行政执法统计系统,建设事故快报跟踪管理、应急管理统计等功能,拓展在工矿商贸等重点行业的职业健康统计功能,实现对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和预测。 7.安全生产现场执法监察信息系统:加快建立省、市、县(区)、镇(街)四级统一的执法监察信息系统。为一线执法监察人员配备现场执法信息化装备,实现现场执法智能化、程序化,进一步提升执法监察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水平. 8.安全培训考核管理系统:建设安全培训考核管理系统及试题库,实现对网上培训、办班审批、考核发证、档案管理及信息查询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三)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覆盖省、市(地)、县(市、区)、镇(街)、应急救援基地和重点企业的统一指挥、协同响应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模拟演练和智能辅助决策等系统建设和应用,切实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科学施救能力;建立覆盖全省的应急通信网络,建成覆盖全省各区域的移动应急平台体系;建立完善应急基础信息库、应急预案库、应急资源库、重大危险源库、法规知识库和案例库等;制定各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的标准规范,形成全省协同统一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 (四)政务办公及政府网站群建设 1.建设覆盖省、市、县安全监管局的政务办公系统,集日常办公、公文流转、事务管理、信息传递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三级政务信息联动和业务协同,准确掌握各级机构工作进展,及时督促指导工作落实。 2.建设覆盖省、市、县安全监管局的移动办公系统,实现移动公文审批、信息查阅、通讯录、即时消息、新闻通知等常用功能,加强移动信息安全建设,实现远程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3.按照一体化、流程化、场景化的形式建设安全生产政府网站群。省安全监管局统一制定门户网站建设标准和测评细则,各市(地)安全监管局按要求完善本级门户网站,实现省、市两级网站的信息共享和自动抽取发布。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开展政务信息公开、网上业务办理、举报投诉处理、互动交流和信息服务等。积极开展网站测评工作,不断提高网站建设水平。 4.建设安全生产舆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安全生产有关信息热点、舆论导向、敏感信息和负面信息等内容,分析网络信息变化趋势并进行研判,生成安全生产舆情分析报告和事故专报,提高网络信息监控和舆论引导能力。 (五)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信息资源规划:根据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梳理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全面规划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确定数据粒度、更新和交换机制,明确企业信息采集范围和方式,整合各类资源,提高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2.数据库系统:建设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和应急救援等专业数据库,为安全监管和应急系统运行提供数据支撑环境。建设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人才教育培训等专项数据库和综合办公数据库,不断完善数据库内容。 3.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分析安全生产工作流程,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目标,建立安全生产总体业务模型和信息服务总线,实现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与安委会成员单位及有关行业(领域)企业共享基础数据,满足各级监管机构的多级数据集成需要,为应用集成和流程整合提供基础。 (六)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1.加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集团)级应急平台建设,推进生产作业环境的监测监控、安全管理和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非煤矿山安装完成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等系统,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和部分位于敏感区的尾矿库安装完成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积极稳妥地建设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推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安装运输车辆跟踪定位系统。 2.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选择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和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有效感知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的安全状态信息,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要素和职业危害因素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处置,提升企业事故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七)信息技术标准规范建设 1.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系统建设内容和边界。制定信息化建设技术要求、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等,指导和规范全省各级安全监管机构、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2.按照采标为主、制标为辅的原则,制定完善安全生产信息技术的数据、业务、技术和管理标准,编制企业安全生产信息采集、报送、交换接口标准,研制安全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规范,为各级安全监管机构以及安委会成员单位系统建设和信息共享提供依据。 (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1.培养一批既懂业务又懂信息化的高级管理人才,适应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发展需要。加强省和市(地)安全监管机构信息化人员配备,县(市、区)安全监管机构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化工作。建立人才培养制度和激励机制,优化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加强信息技术交流合作。 2.深入开展信息化培训考核,将信息化培训纳入各级干部培训内容,加强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培训,通过设立网上课堂、举办技能讲座或演示等措施,不断提高信息化业务应用水平,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在招录公务员和干部提拔任用中,结合岗位特点适当增加信息技术考察内容。大力提倡信息化人员与机关工作人员交叉挂职锻炼。 (九)安全保障与运行服务体系建设贯彻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成已建系统的定级整改和测评工作,完善安全生产基础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制定系统运维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完善信息安全通报、应急响应和信息安全检查机制。建设省级数据备份中心,保证系统数据安全和业务服务连续。完善安全保障和运维基础设施环境,保障安全生产基础网络和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加强信息安全的培训和宣传力度,强化安全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十)安全生产信息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1.积极拓展安全生产信息科技投入渠道。争取国家、省内有关部门支持,将安全生产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云计算中心等纳入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积极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元社会资金参与的投入机制,保障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资金投入。 2.加强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和推广。加强无线通信、智能分析、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开展先进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和鼓励企业把信息技术成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努力打造一批示范应用性强、实际使用效果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形成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3.促进全省安全生产信息产业发展。结合广东省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安全生产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建设安全生产信息产业园区,加快推进成熟度高、安全生产保障作用突出的信息技术装备产业化和工程化。在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中,优先选用本省企业信息技术产品,培育、扶持本省安全生产信息产业发展。 |